欢迎来到: 海外留学生人才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上海交通大学吴龙飞课题组2024年诚聘博士后
发布时间:2024-10-10 01:58 发布作者:

课题组简介

本实验室的研究将在生命起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交叉领域进行,主要围绕生物中心法则的起源和工程拓展开展研究工作(DNA-RNA-蛋白质)。课题组将结合基础研究和工程改造来探索、理解生命构建的底层逻辑,进而实现由“化学向上”的方法从头构建具有生命特征的自复制体系。具体研究将涵盖早期行星环境下原始小分子的系统化学、核酸化学、RNA和多肽结构的自组装及功能涌现、基因密码和蛋白质翻译过程的起源、RNA和蛋白质的体外筛选进化、工具酶的改造(聚合酶、连接酶及核糖体等)及合成生物学等。

课题组每年有充足博士生名额,欢迎对本课题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报考(具体招生报考信息请见:https://fsctm.sjtu.edu.cn/info/1047/1894.htmhttps://fsctm.sjtu.edu.cn/info/1047/1806.htm)。

应研究需求,招聘博士后2-3名:

应聘条件:

(1)有机合成化学方向:获得或即将获得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等方向的博士学位,有良好的合成化学训练。有志将合成化学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及生命起源等的交叉研究。工作将围绕核酸化学展开,致力于修饰核苷酸(Xeno Nucleic Acid,XNA)的设计、合成、功能改造,创制新型的基因信息物质体系。并关注RNA模板导向的多肽编码合成。水相化学将是课题未来的主要方向。

(2)合成生物学方向:获得或即将获得生物化学、生物合成、化学生物学学或者合成生物学等方向的博士学位,有良好的分子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工程改造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经验。具有体(内)外分子进化筛选(in vivo/vitro evolution)等经验的申请人优先考虑。工作将围绕生物大分子的体内外功能进化筛选展开,致力于从头构建可自复制扩增的大分子化学体系。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内在化学反应性质。同时,工程改造信息处理的聚合/连接酶(information processing enzymes),创制新型的大分子信息转移和功能进化体系。

(3)有较好的英文读写能力,以第一作者在领域内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4)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乐意建设一个友善、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

岗位职责:

(1)与PI共同讨论制定研究计划,参与和协助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

(2)科研论文的撰写和投稿。参与学术会议,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

(3)课题组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运行。

待遇:

(1)享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福利待遇,基本年薪不低于24.2万。符合课题需求的优秀应聘者可一事一议且年薪不低于30万。

(2)课题组将全力支持申报“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卓越博士后”、“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项目,入选国家及上海相关人才计划者按学校相关规定发放薪酬。

(3)上海交通大学提供博士后公寓;根据上海市博士后管理政策,协助办理有关落户事宜、享受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子女入学入托享受学校规定的相关待遇。详细请参照https://postd.sjtu.edu.cn/index.htm。博士后进站材料参照https://postd.sjtu.edu.cn/info/1024/1208.htm

申请方式:

请有意应聘者提供:(1)个人简历(包含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等内容),(2)研究工作总结,(3)研究兴趣,(4)两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请将以上材料发送至邮箱:(点击查看)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申请+姓名+毕业学校”。

课题组长简介:

吴龙飞,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课题组长(PI)、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和上海市青年人才项目。2005年获得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一等奖(湖南赛区)并保送入复旦大学,2010年6月在复旦大学获得药学学士学位;2016年1月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通路及酶催化反应体外表征的研究(博士导师:唐功利研究员);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英国剑桥的医学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MRC-LMB,享有“诺奖工厂”的美誉)进行生命起源相关的博士后工作,研究原始小分子、多肽和RNA的共进化系统化学过程(合作导师:John Sutherland,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教授);2021年4月至2024年9月期间,以博士后身份分别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继续进行有关功能RNA自组装、进化筛选及原始细胞方向的研究(合作导师:Jack Szostak,美国科学院院士和2009年诺贝尔奖得主)。代表性论文以第一作者(含共一作)和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J. Am. Chem. Soc.;Nat. Chem.;Proc. Natl. Acad. Sci.和Chem. Commun.等。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服务热线 在线资讯 关注微信 官方微博
1590103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