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

2024年人才引进政策

一、学科带头人

(一)岗位招聘条件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省级及以上学术称号或具有招生经历的博士生导师,取得所在专业领域较高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学术影响,业绩突出。

(二)岗位待遇

1、安家费:提供50~80万元税前安家费;

2、住房:提供成本价商品房一套;

3、科研及学科建设配套经费:自然科学类50~500万元人民币,人文社会科学类30~50万元人民币;

4、在受聘学科带头人期间享受每年12~30万元人民币的校内绩效工资,为其配备助手,组建学科团队。在学术休假、出国、招收研究生方面享有优先权,在团队组建、科研经费使用、内部分配上有一定自主权;

5、享受1200元/月的博士教授津贴;

6、配偶根据情况妥善安置;

7、其他待遇与学校同职务(职称)教师一致。

二、优秀博士研究生

(一)岗位招聘条件

1、A类

在海内外知名高校(QS全球排名前100名)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2、B类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博士后出站人员。

3、C类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其专业为我校所需求的学科专业。

(二)岗位待遇

1、购房补贴(税前)

A类:40~45万元; B类:35~40万元; C类30~35万元。

2、不具备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的,五年内享受副教授三级岗位同等待遇;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享受副教授二级岗位同等待遇。

3、享受800元/月的博士津贴。

4、享受为期三年的住房租金补贴(1000元/月)或学校提供的周转住房。

5、提供成本价商品房一套。

6、酌情解决配偶工作,实行人事代理,其待遇参照在编同级同类人员执行。

注:

(1)学校引进人才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享受宜宾市、自贡市相应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2)按四川省高校进人的有关规定:博士研究生采用自主考核招聘方式,考核结果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后方可取得事业编制。

(3)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应在35岁以下,采用编制外聘用方式,实行人事代理,其待遇与在编在岗同类人员相同。

人事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四川 自贡 四川轻化工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 : 牟琳 08135505816

黄芳 08135505816

黄丹梅 08135505757

电子邮箱:zhaopin@suse.edu.cn



新闻来源于:http://www.hwlxsjob.com

了解更多招聘信息请登录:海外留学生人才网 留学生人才 高校教师招聘 高层人教师招聘 海归人才招聘 博士人才招聘 硕博人才招聘 猎聘 北京招聘会

四川理工学院座落于享有“恐龙之乡、千年盐都、南国灯城”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自贡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学校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的基础上组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41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有汇东、营盘、黄岭三个校区,国有资产总值近11亿元,其中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图书馆藏书丰富,馆藏纸质文献达到250多万册,电子图书400余万种,电子期刊2万多种。学校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大气优雅,是学生奠基人生梦想、教师实现学术抱负的理想之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以黄岭精神为底蕴,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坚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建立了一整套体现办学理念的管理制度,并在办学实践中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理念、制度、实践”相统一的办学模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7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40余人。学校聘请二级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共计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万人。

学校现有19个二级学院,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30个二级学科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涵盖5个专业领域,艺术硕士涵盖4个专业领域);有81个本科专业,涵盖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轻工化工为优势学科,以工学、理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办学格局。

学校有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旅游重点科研基地, 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建),4个省级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产学研创新联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90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7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9项;获得授权专利近200项。

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1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个国家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8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共16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诸多国内高校建有合作办学机制;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众多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开通了中外双学士学位和双硕士学位教育、中外非学历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每学期均有学生赴台湾高校参加研习项目;不定期举办大学生香港行活动,为在校师生交流深造、开阔视野提供渠道;同时学校大力招收培养国际学生,目前已招收了韩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

学校紧紧围绕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狠抓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浓郁的育人环境营造等两个关键环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制度”、“课程实施大纲”和学生“十个一”的养成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三心”(责任心、好奇心、进取心)、“四能”(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促进“五个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相结合),持续夯实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重大比赛,获得国家级奖励220余项,省级奖励270余项。毕业生吃苦耐劳、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总体就业率超过95%,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

学校坚持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满足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强化学科发展,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努力构建“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企业发展解决难题、为市民学习提供机会”的服务体系。近三年,学校先后与13个市级人民政府,与泸州老窖、晨光化工研究院、华西能源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0余项,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将牢记“通过学术的传播、创新与应用,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大学使命,坚守“育人为本、社会担当、学术自由”的基本观念,不断丰富“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办学模式的内涵,全面实施内部治理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合作战略、校地合作战略、校校合作战略,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全面推进内涵建设,为把学校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服务热线 在线资讯 关注微信 官方微博
15901039037

Fatal error: Call to undefined method mysql::dbshow() in D:\wwwroot\hwlxsjob\wwwroot\include\mysql.class.php on line 23